“一证一码”,十堰市不动产权证附图从纸时代迈向了码时代!
来源:
十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1-12-23 15:33:57
    |     [大   中   小]
为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近日十堰市城区对新颁发的《不动产权证书》和《不动产登记证明》上线“一证一码”功能,十堰市不动产权证附图从纸时代迈向了码时代。“一证”即《不动产权证书》或《不动产登记证明》,“一码”即证书所附二维码,企业和群众通过扫描证书或证明上的二维码,即可实时获取该不动产的宗地图/分户图、不动产证载信息和不动产抵押查封情况,后续所发纸质证书将不再打印宗地图/分户图。
“一证一码”建设经历了六年四个阶段三次创新改革,实现了三次飞跃,充分体现了十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持之以恒、锐意进取的追求和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
2016年3月22日,市城区颁发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按照原土地和房屋登记时的惯例,在证书上粘贴纸质宗地图和房屋分户图,一本纸质证书需经过机器打印2次,手动录入证书编号1次,手动打印图纸2次,粘贴图纸2次,手动盖章2次,共需9步近4.8分钟。
2018年7月,十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以“蚂蚁搬大山”的恒心,完成房地历史数据清理和房地信息挂接。在此基础上,探索通过系统直接调用电子图纸彩色打印在纸质证书附图页,不再专门打印、粘贴纸质附图,一本纸质证书只需经过机器打印3次,手动录入证书编号1次,手动盖章1次,共5步2.2分钟即可完成。此为第一次飞跃。2021年4月,十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协调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出台《关于在全市政务服务领域启用不动产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的通知》,并完成业务系统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的签章服务平台对接,电子印章取代实物印章,纸质证书不再加盖实物印章,换作系统直接调用电子印章彩色打印,结合已实现的电子图纸彩色打印,一本纸质证书经过机器打印3次,手动录入证书编号1次,共4步2.1分钟即可完成。此为第二次飞跃。2021年11月,在不影响电子证照生成和数据上报的情况下,十堰市探索施行“一证一码”服务,证书附图页不再彩色打印电子图纸,换作二维码替代,同时不再录入纸质证书编号,企业和群众通过扫描纸质证书/证明上的二维码,即可实时获取该不动产的宗地图/分户图、不动产证载信息和不动产抵押查封信息,一本纸质证书只需经过机器打印2次,全程只需1.2分钟。此为第三次飞跃。除了直接扫描证书和证明上的二维码获取宗地图/分户图外,市民还可使用投放在各地的不动产自助查询缴费一体机上查询打印,以及在鄂汇办APP内查询下载宗地图/分户图。“一证一码”功能的上线,有效避免了纸质附图易损坏、易丢失和易被涂改篡改的风险,提升了不动产权证的真伪防护,加强了不动产权证的公信力,让“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的红利惠及到十堰千家万户的不动产权利人。同时,也提升了不动产登记机构的工作效率,降低损耗,减少证书打印错误率,节约成本,有效防范登记风险。
通过纸质证书附图的更新演变,反映出来的是十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勇于改革的执着态度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下一步,十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将按照国家、省、市关于电子证照的要求,积极推广不动产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全面应用,联合市银监部门率先在不动产抵押登记领域启用电子《不动产登记证明》,不再发放纸质《不动产登记证明》,实现线下自助打印功能,进一步减材料、减环节、减流程,为十堰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不动产登记要素支撑。